广东高尔德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产改试点企业,近几年在市、县两级总工会的关心指导下,把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聚焦在围绕需求服务、效率创新、发展创新的目标上,努力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乐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用人激励机制
深化政校企合作。今年5月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得到省科院技术支持,共同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进行产业化。还对具体项目开展合作,比如计量设备校准、重点实验室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特派员等。6月,公司与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及有关单位签约“政校企合作”订单班合作,为通信电源、新能源行业吸纳、培养一批年轻有活力的后备力量,进一步促进公司产业基础的升级、加快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深化人才激励机制。重视事业激励,在选人用人上不拘一格、大胆选拔,尤其是对有实践经验和突出成绩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提拔任用,主动为技术人员施展才华、技术研发提供舞台;重视薪酬激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保障机制,让人才价值在劳动分配中得到充足表现;重视荣誉激励。通过年终评奖、授予“优秀员工”“最佳进步”荣誉称号等多项措施,激发人才创新的主动性和荣誉感。
打造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韶关工匠杨川林和乐昌市劳模蔡成辉等优秀产业工人技术引领带头作用,于2022年3月创建杨川林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现有成员9人,平均年龄37岁。杨川林创新工作室建筑面积为3871平方米,建有防雷、电源、可靠性三大实验室,内部配置了各类先进的研发设备、检测仪器,总值达303.52万元。
抓实“传帮带”。创新工作室建立导师制度,设立多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领域的资深工程师组成,自创新工作室创立以来,培养出了30名研发创新人才,成功开展9个重大研发项目,共申请了61项专利,4项软著,不仅提升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实力,公司在市场上也取得了积极的反响。新产品和技术的成功应用,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创新孵化成效明显。在经济效益方面,创新工作室研发的产品销售额占公司总收入的62%,彰显出了工作室的创新成果和效益,为公司带来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盈利能力。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高运营效率,我们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不断扩大研发规模和拓展市场,为社会提供了80个就业岗位,其中30个研发创新岗位。公司先后荣获“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2022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工作。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公司开展各类培训70余次,集短期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集中培训融合发展为一体,如联合SGS培训中心,举办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38人次脱产参训,新型钳工学徒班等培训,为公司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强化提升一线员工业务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开展劳模工匠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劳模工匠助企行、禁毒宣传、篮球友谊赛等活动,通过现场宣讲和研发项目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了企业和职工共同成长,确保高质量完成研发和生产任务。
实现高质量发展。在3年内实现了第一个倍增,从中小企业发展成规上企业。2020年被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位,2021年成为韶关高促会会员单位,2022年设立博士科研工作站,2023年全资子公司广东中衡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投产,2024年与广东省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公司荣获韶关、乐昌两级总工会先进职工之家、2023年度韶关工会工作先进单位。
下一步,公司将着重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提升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持续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在成果转化方面,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